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话剧则是中国众多戏剧种类中的后起之秀,它借鉴和移植于西方戏剧艺术,但是艺术精神上始终与中国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话剧在中国的萌芽,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之后1908年春阳社上演的《迦茵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
话剧于20世纪初崛起于中国舞台之后,就以现实主义的战斗姿态,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号角作用。新中国的诞生,为话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到60年代是中国话剧的茁壮成长期,文艺工作者发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话剧舞台来鼓舞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90年代后,在注重于剧场性的同时,话剧舞台一边延伸探索的趋势,一边开始对写实手法的回归。人们已经习惯于话剧舞台的风格多样化,凡是能够最恰当表现内容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
如今新时期话剧最突出的特色,也是最突出的成就,是由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得话剧舞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各种题材、各种样式,以及各种风格的剧目展现在话剧的百花园中。
中国话剧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它已成为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奋起抗争的见证;成为今日繁荣和发展的见证。经过百年沧桑巨变,当今话剧已成为中国人一种主动、挚爱的文化选择。
发起宗旨及意义:
2005年度在宁波市话剧演出数十场,在宁波大剧院上演的已接近30场占本剧院全年演出场次的30%,由此可见宁波话剧市场正在持续升温,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话剧、喜欢话剧。但目前宁波地区的话剧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从事话剧工作的人员也较少。为了给宁波的话剧爱好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实践、交流的互动平台,宁波大剧院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场馆优势以及和众多话剧表演团体关系密切的演出资源优势,以弘扬话剧艺术、丰富群众生活——“让话剧成为您的朋友”为宗旨,拟发起成立内容健康、剧目丰富、形式多样的非赢利性话剧艺术观摩、学习中心——“话剧之友”俱乐部。宁波大剧院“话剧之友”俱乐部的成立必将对创建“文化大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明年将迎来中国话剧一百周年,我们也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呼吁更多的朋友关注话剧、关爱话剧。
招募对象:面向各大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话剧爱好者
会员要求:热衷话剧艺术;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会员权益:
A购票享受六折优惠及系列优惠活动(限话剧);
B参加重点演出剧目的新闻发布会;
C参加剧目创作研讨和剧评活动;
D参加知名剧作家、导演主讲的各类讲座;
E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选拔并推荐优秀会员参与表演团体演出;
F不定期组织会员举行俱乐部主题活动(如:“话剧之友”走进XX校园、社区、单位、养老院、福利院等)。
注意事项:
A申请会员卡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及相关证件)并领取会员登记表;
B会员卡仅作参与俱乐部举行的活动和享受购票优惠的凭证;
C会员卡不得出售或转赠;如有损坏、遗失或个人信息变更须本人到俱乐部重新办理相关手续;
D会员卡有效期为五年;
E宁波大剧院“话剧之友”俱乐部将保留对会员卡使用的权益最终解释权。
入会方式:
可至宁波大剧院票务中心办理
宁波大剧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