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一落,一生一死。我爬到了尽头,此身已非我所有,我的肉体只是个象征,是个标志,是个比喻,是个图腾。拜江山所赐,我将拖着我的白骨肉身,重复着无休止的权力命运。”11月30日晚,话剧《甄嬛传》将在宁波大剧院上演,该剧以“甄嬛体”混搭现代语言,将古装版的电视剧《甄嬛传》变身成为一个虚拟的现代寓言。
话剧《甄嬛传》讲述了一个虚构的皇权社会,一群外表灿若桃花,内心极度压抑的女人,其中一个叫甄嬛的女子如何从天真烂漫到登上权力顶峰的异化人生。对于后宫这个独特的存在,话剧《甄嬛传》不关注权力争斗如何轮回,只关注女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命运和成长。
主创阵容空前强大
《甄嬛传》是导演田沁鑫监制的首部话剧作品,同时担任监制的还有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两位新生代戏剧导演黄凯、王婷婷,青年编剧杨浥堃和庄一分别担任导演和编剧。监制田沁鑫一直认为这部话剧的主创团队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她说,担任这部戏的监制,我的责任是在艺术上做好宏观的把控,对年轻导演的想法尽量呵护,指出哪些是可行的,帮他们理顺创作的逻辑。此次话剧改编会和原著、电视剧有区别,剧本强调戏剧结构,舞台空间追求可变性和流动性,突出甄嬛的成长。
导演黄凯不仅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同时也执导过《我不是李白》、《王二的长征》等多部戏剧作品,从男性角度而言,黄凯创作《甄嬛传》最大的感受就像剧中的一段台词--“其实后宫与前朝是紧密相连的”,前朝的政事会反应在后宫,后宫的波澜起伏也反映着前朝的政局。《甄嬛传》虽然是发生在后宫女人间的故事,但其实是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王婷婷与黄凯是中戏的同班同学,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她执导的音乐剧《钢的琴》曾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王婷婷执导《甄嬛传》最大的感触是,后宫中的女性太压抑了,这种压抑迫使后宫的女人们不得不向上攀爬,宫中的层层罗网包围着这些善良的女性让她们不断的被异化。
意象简约的空间和造型
话剧《甄嬛传》的舞美/道具设计王琛曾经设计过《青蛇》、《山楂树之恋》等作品。在《甄嬛传》的整个舞台构思中,王琛把宫殿的门作为主要舞台形象元素,用线条化处理抽象的门,简化了写实的感觉,纵向看,六层“门”的概念创造了“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意境。横向看,门的平行移动形成透视、错开的独立空间,给观众一种错层的感觉,从而突出演员的假定性空间。一般舞台的场景使用黑色的侧幕来衬托,而本剧则把幕布围了起来,通过灯光进行渲染,来烘托气氛,表达外在场的概念,配合舞台上门的空间,体现了多空间和多层次。
细眉、凤眼、樱桃小嘴这种古典美人扮相把话剧《甄嬛传》中各位小主妆扮的美美哒!为了塑造《甄嬛传》中这么多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主创团队邀请了话剧《风华绝代》、《王府井》、《小井胡同》的化妆设计刘红曼老师参与创作。为了在造型上把每个角色最鲜明的特质提炼出来,同时还要强调戏剧感、突出舞台的特点。刘红曼既要考虑故事的背景,突出皇族女子的发型和发饰,采用清宫的古典韵味和高贵华丽的风格。例如,清朝宫廷妇女用的旗头、两把、一字、燕尾等,又不能把造型做的太写实,根据舞台和服装的意象化风格用现代的审美看古装。在妆面上,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既要漂亮,又要有女性的个性特点,突出舞台剧的规律。因此采用了戏曲青衣的画法,眼影和腮红强调晕染,而不是现代妆面的立体效果,整体色彩亮丽,夸张。
同样在《风华绝代》、《赵氏孤儿》等著名戏剧作品中担任服装设计赵艳老师此次在《甄嬛传》的服装设计上强调整体基调的相对写意,各位妃嫔的服装既有清朝味道的服装,但又不完全是清朝的服装,简约、亮丽,有点像水果糖的感觉。在色彩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色彩基调。材质上使用绡和一种很薄的纱,在台上体现一种层层叠叠、华美、灵动、干净、清明的感觉。灯光打在服装上衬托出影影绰绰的感觉,既含蓄又不乏繁华。这种写意的风格,为观众留了想象的空间。
台词穿越玩调侃
与电视剧版不同,话剧《甄嬛传》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皇权社会,在此前提下,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拥有更加自由的表演空间,他们时而是剧中人物,时而又变身现代人来调侃剧中的自己。例如剧中的皇帝,在面对自己与嫔妃的情感时,称“大年三十,朕喝多了。母后催朕翻牌子,皇后一双眼睛水汪汪地看过来,眼角的鱼尾纹纤毫毕现。我没兴趣。看着满宫殿的女人,朕只想问一句:能不能不抹这么白的脸?”“谁是谁,朕都分不清了”“每天为了国事烦忧,批两万字的折子,还要为子嗣努力,看着一张张焦渴的大白脸,朕心生恐惧”。同样,剧中的甄嬛,刚入宫时单纯、善良,没有心机,因此当她下决心要学习后宫的生存之道时,甄嬛自称:“你的智商够吗?”与此同时,该剧也保留了大量“甄嬛体”,一些电视剧版的经典台词也被保留了下来,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以及“贱人就是矫情”“皇上,臣妾做不到啊”。
华妃情节保留最多
话剧《甄嬛传》对于甄嬛最特别的处理是同时在剧中使用了四个演员,包括刚入宫时的甄嬛、爱上皇上的甄嬛、出宫的甄嬛以及登上权利顶峰的甄嬛。这四个甄嬛代表着女人的成长以及甄嬛如何从天真烂漫到登上权力顶峰的异化人生。四个甄嬛有时一同出现,有时只出现一个,另外还有同时出现两个、三个的时候,这种极其戏剧的手段也时常制造出一种夸张的效果,如剧中的华妃从甄嬛一入宫就视她为敌人,这时的甄嬛是四个扮演者同时出现,因此华妃称:“我为什么一看到甄嬛就有重影的感觉。”
话剧《甄嬛传》虽然整场演出只有两个小时,但是演出保留的人物众多,如眉庄、淳儿、安陵容、皇后、端妃、齐妃、叶澜依等众多小主都在剧中有所提及,但是最受重视的依然是华妃。在仅有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大多数的小主都是一笔带过,但是华妃却在剧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戏份。包括陷害妃嫔、失宠、复宠、被赐死,话剧《甄嬛传》保留了电视剧中华妃的大部分情节,也使华妃成为舞台上性格最为鲜活的一个人物。